SOE 鵡林鸚雄之寵物公園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雙眼皮| 設計師| 翻譯社| LED| 刺青| 澎湖民宿| 澎湖旅遊| 主機代管| 二胎房貸| 音波拉提| 氧氣機| 展示架| 宜蘭民宿| 台中當舖| 蘭嶼民宿| 室內裝修| 斬桃花| 團體服| 膠原蛋白| 二胎| 生髮| 兒童攝影| 晶亮瓷| 肉毒桿菌| 支票借款| 台中婚紗| 法令紋| 逢甲日租| 沖繩| 徵信| 白內障| 狐臭| 橡膠| 酒店小姐| 抽水肥| 頂讓|
查看: 3897|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轉貼]停止野生鸚鵡買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5-12 1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貼自''晃站''
停止野生鸚鵡的買賣
(The wild parrot trade: stop it!)
整理者註 : 此篇文章取自於 World Parrot Trust 鸚鵡保育機構所出的 PsittaScene,作者 Rosemary 在文末鼓勵讀者將此篇文章傳播出去,所以我就翻譯給大家看,但並沒有逐字翻,也加了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裡面,若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各位指出來。
野生鸚鵡的買賣與交易是殘酷、不人道且沒有意義的行為。在歐洲有許多人認為野生鸚鵡的買賣應該要繼續下去,這些人的理由是建立在錯誤的概念上。我們常可以聽見下列這些錯誤的概念:
為了品種能健康地繁衍,需要有新血的注入 <-- 錯
繁殖者表示原有的鸚鵡經過數代的繁殖後,必定會產生近親繁殖的問題,而造成鳥的基因不健全。所以應該每隔一段時間便自野外補抓野生鸚鵡、補充新血,這樣子才能使此品種能夠繼續健全地繁殖下去。但由下面的例子和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這種說法並不太正確。
以 Orange-flanked 及 Grey Cheeked 鸚鵡的例子來說好了,在 1980 年代時在原產地厄瓜多西部及秘魯北方被大量補抓、商人重度剝削,且在美國當時是非常受歡迎的寵物鳥種,短短的五年間在原產地就輸出了 60,000 隻的這種野生鸚鵡。難到六萬隻野生鸚鵡這麼大量的數目還不足以建立健全人工繁殖的體系嗎?因此這種不斷引進新血才能建立農業上品種繁衍的說法顯然是完全錯誤的。
為了改善原產地當地貧困的經濟狀況 <-- 錯
購買野生鸚鵡的商人往往都認為他們對於改善原產地的經濟狀況具有極大的貢獻,且認為當地住民若沒了野生動物的補抓,他們的生計必定沒辦法維持。基於此「慈善事業」的藉口,讓他們有冠冕堂皇的藉口收購或走私野生鸚鵡,卻從來不提到他們因此害了多少無辜的生命 ( 野生鸚鵡被捕抓後的存活率非常低 )。
而實際上,這些經濟貧困的國家,靠著捕抓野生鸚鵡的買賣的收入其實僅佔總收入的少部份而已,靠著野生鸚鵡的捕捉並無法提升該國的經濟能力,況且繼續地捕獵必然也會使物種絕滅,絕對不可能是取之不竭的收入,頂多讓少部份人求得溫飽,大多數人還是無法由此獲利,反而造成的是野生鸚鵡從此自原產地消失,這樣的鸚鵡悲歌實在令人難過。
人工繁殖有助於野生鸚鵡的復育 <-- 錯
繁殖業者往往會說他們所做的鸚鵡繁殖對於原產地野生鸚鵡的復育將會有莫大的貢獻,他們量產人工鸚鵡的能力相當的強 ( 這的確是事實 ),所以便可將這些人工繁殖的鸚鵡送回原產地,為復育及品種延續盡一分心力。
在英國有個例子,一位繁殖者因擁有野生李爾氏金剛 ( CITE 名錄一級保育的鳥種 ) 而被判入獄,但他監稱他的所做所為都是為了復育和保存瀕臨絕滅的鸚鵡所做的,他也因而收到許多人的聲援與支持。姑且不論這位繁殖者的動機和目標是否真是如此正直,但事實上繁殖者所出產的人工繁殖鸚鵡是不適合用在復育上面的,原因如下:
1. 病毒性疾病:傳染性疾病是私人繁殖戶無法參與復育計劃的最重要原因。數十年前曾經爆發過全球性的鸚鵡病毒性疾病,主要的原因在於運送這些野生鸚鵡時的環境過份擁擠、骯髒、且種類混雜。這些病毒潛伏在鸚鵡的體內長達數個世紀不發作,但終究會因為捕捉及運送所產生的極大壓力下而爆發出來。再者,當數種不同的野生鸚鵡混雜在一起時,會碰上他們沒有抵抗力的病毒。我認為鸚鵡喙與羽毛疾病 ( PBDF ) 、Proventricular dilatiation disease、結核病及其他許多大規模疾病的爆發皆是由此而來。
這些疾病的爆發地點絕大多數都是在繁殖戶的籠舍之中。不管該籠舍的環境有多麼良好,但由於不同品種及產地鸚鵡的互相混雜,就代表了他們有各種病毒潛伏的可能性,當然我們不能將這樣子的風險帶回鸚鵡的原產地,這就是為什麼瀕臨絕種野生鸚鵡的復育必須在原產地 ( in situ ) ,諸如有名的迴聲鸚鵡 ( Echo Parakeet ) 於模里西斯、與波多黎各鸚鵡 ( Puerto Rican Parrot ) 於波多黎各的復育計畫一樣。
2. 手養鸚鵡對大自然的適應性:繁殖者也認為人工繁殖出來的鸚鵡在即將滅絕時,可以重新送回原產地幫助物種的延續。但事實上手養餵大的鸚鵡並不適合做復育,而繁殖戶為了增加這些稀有鸚鵡雛鳥的存活率,絕大部份是採用人工餵養的方式,而不敢讓親鳥親自餵食,造成這些人工餵養的雛鳥在放回野外時,可能無法做一個稱職的親鳥。
取出雛鳥後,親鳥可以再行生產,提高產量 <-- 錯
有些人認為將鸚鵡類的雛鳥從巢中移出後,親鳥又會再下另一窩蛋,如此一來生殖率提高,不會有捕捉過多的問題。但事實上根據資料顯示,在 1979 到 1999 的這段時間內,新熱帶區野生鸚鵡的巢穴被人獵抓取幼鳥的機率佔 30%。如果一窩的生產失敗了,親鳥在同一年再築巢生產的機率是極低的:只有 1%。
整理者註 : 還有一些呼籲停止野生鸚鵡買賣的理由,留到下次有空再翻囉 !
2#
發表於 2011-5-12 15:59 | 只看該作者
我+1..............推....推.....推
3#
發表於 2011-5-12 16:22 | 只看該作者
推~
認同 1# jyhyau
4#
發表於 2011-5-12 16:34 | 只看該作者
讚~這幾年台灣走私的鸚鵡已經減少很多了
5#
發表於 2011-5-12 19:48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  +1 凡事都要適可而止
6#
發表於 2011-5-13 09:15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台灣鸚鵡大大小小繁殖戶很多.應不需再進口慘無人道.死亡率又高鸚鵡了吧.
7#
發表於 2011-5-14 08:00 | 只看該作者
不買野生動物,棲息地濫補情形自然就會減少.
8#
發表於 2011-5-14 08:25 | 只看該作者
讚~這幾年台灣走私的鸚鵡已經減少很多了
......................................................
頭像被屏蔽
9#
發表於 2011-5-14 16:15 | 只看該作者
soe己經很健全了!血源可以在此換交!大家不要買野生的!免得破壞大自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 SOE 鵡林鸚雄之寵物公園

GMT+8, 2024-6-14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